互操作性和标准
翻译行业一直因缺乏标准而饱受诟病。虽然有TMX、XLIFF之类的标准文件格式,及一长串的次级文件格式,但这些标准往往包含过多不必要的设计,产品若要“完美”支持这些标准,则可能比较困难,需要付出较大代价。而主要使用简单REST API和JSON等数据交换格式的 Web 服务,情况则刚好相反。当今翻译行业面临的基本问题不是缺乏存储文本及其翻译的标准文件格式(TMX和XLIFF在这方面设计的都很不错),而是缺乏启动常见翻译任务的标准程序(例如,在一个内容管理系统,需要调用第三方翻译服务以请求翻译一个新文档时,没有标准的协议)
为此,TAUS已经推出了Web服务参考API,以期规范常见翻译任务在可以公开访问的Web服务环境中完成的方式。这将使翻译技术和服务提供商能提供对参与供应商相同的通用实现。这也使开发人员能够利用可重用的代码、库和扩展,而不用为所开发的翻译服务或技术构建自定义集成。在撰写本文时,供应商已开发出了六十多个翻译服务API。这显现了当前重复浪费开发和不断增长的互操作性问题。
开放的API规范已于2012年9月公布。
评估和衡量质量
以一致的方式评估和衡量翻译质量是翻译行业面临的另一项挑战。多年来,翻译行业一直采用的是“什么都可以套用”的质量评估方法。翻译质量的评估带着固有的主观色彩。在对不同类型的内容和用途的译文质量的不同预期方面,并没有一个行业级的共同意见。作为行业迈出的第一步,TAUS Dynamic Quality Framework已开始解决这个共同的问题。2012年,TAUS推出了一个有关以下方面的知识库:质量保证最佳实践、内容分析方法和质量评价工具集。这些工具引入了行业标杆。这样的业务指标一直是翻译行业所缺少的。
AUS已经开发了一些衡量质量的自动化指标。这些可以有助了解译文的相对质量水平,例如,显示是否一个系统出的译文质量比另一个系统佳。但是,它们不提供绝对的质量衡量。它们不提供衡量质量的衡量标准,也不衡量风格、语法等因素。
遗憾的是,由于人类语言的差异,以及同样的事情可以采用许多不同方式翻译的事实,可能没有一个衡量最终语言质量的算法。未来几年,仍将需要自动化和人工介入的质量保证过程来提供精确的质量评估。例如,可使用统计方法衡量既有文本是否是一篇翻译佳作的可能性(使用高质量的翻译语料库作为比较基准)。另一方面,人工方式可以更好地捕捉更细微的问题,例如,词序、语法和措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