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专职译者还是自由译者?

养专职译者人工成本是不小的负担,使用自由译者译文质量可能不稳定?那么该如何取舍或者有什么平衡办法呢?

大量使用专职译员,对企业而言将是一项不小的固定成本支出,尤其是在一线城市,人工成本更高。若全部使用自由译者,则译文质量出现问题的几率增大,或者自由译者的时间无法配合,无法及时找到人完成所需项目。

很多公司的实践是内部译员+外部译员,这样不仅在项目较多时,能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并且通过内部人员还可以较好的控制译文质量。另外,在一线城市的翻译公司,通过在内地设立生产部门,还可以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内部译员+外部译员,虽说是一种非常好的模式,但是有一个问题无法绕开,那就是不同分支部门或内外部译员之间的合作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试想有一个100万字的大型项目,有20万字重复,20万只85%以上的内部高模糊匹配。如果说所有内部译员集中在一处办公,那么译员之间的合作就会非常方便,例如,译员使用SDL Trados Studio翻译项目时,只用将记忆库放在局域网中共享,那么所有译者都可以利用重复的内容,包括术语。这样初译字数是:100万 - 20万重复 - 20万模糊匹配 × 50%(新字数折算) = 70万。由于术语和译文能较好地保持了一致性,校审在后续编辑译文时,实际校审的字数也是70万。显然,在一个局域网内,通过共享记忆库/术语库,不仅有助于加快翻译速度,而且可以保证译文一致性,而且有效降低了成本。

但是很多时候,为了降低成本,翻译公司的译员是分散的,有的译员在家办公,有的在分支办公室,他们之间的协作就会是很大的问题。那么初译字数是:100万(如果不使用排重工具排重)。校审字数100万,再要加上统一不同句子和术语的译法,那么实际工作量则可能会超出100万字,因为20万字重复的和20万高模糊匹配的一致性统一,都将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这仅仅谈到了单个大项目,在实践中,有很多连续的项目,也就是说,客户发来A项目,接着发来B和C项目,这些项目其实有大量重复内容。当这些项目在同时在进行,且在译员分散各地的情况下,重复的内容将无法利用,项目A、B、C的一致性也无法统一。可以想见,这个就是白白浪费的成本。

解决的办法是使用云端CAT或云端服务器+桌面CAT。

云端CAT国产和国外的产品都有,大家可以自己亲身试验。云端CAT因为是近年来出现的CAT产品,其功能往往比传统桌面CAT要弱很多,另外,服务器稳定性、以及是否能始终稳定访问在线项目是考察云端CAT的关键方面之一,因为无法稳定访问云端项目,将会直接导致生产效率降低,例如,一天3000字的产量,可能会下降到2000或1500字。XTM一个已十分成熟的云端CAT,就存在稳定性问题,相信有不少译者对此有诸多诟病。

另外一种是使用服务器+桌面混合模式,典型的例子,包括SDL Trados(+Groupshare)、MemoQ等。就笔者的实践而言,混合模式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因为这些桌面产品已经非常成熟,译者在桌面工作可以保证高产量,而且通过远程共享翻译记忆库,可以有效保证一致性。不过,这种模式的缺点是一次性采购成本高昂。

总之,为保证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笔者的建议是采用内部译者+外部译者+云端CAT或服务器/桌面模式。